欢迎进入洛阳市司法局网站!
微信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
网站支持IPV6

热门搜索:法律服务基层动态法律援助最新文件

点击进入二十大专题 >>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治业务 > 法治宣传

洛阳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

 2024-01-29 17:28  3159

  1月26日,在省司法厅召开的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现场观摩会上,洛阳市司法局党组成员、二级调研员陈建春以《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》为题作经验交流发言,全面介绍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建设的做法和成效。

  近年来,洛阳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、热线、网络“三大平台”建设为支撑,立足功能完善、质效提升、机制创新,着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“全域性、一站式、便捷化”公共法律服务体系,以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有温度的高质量服务,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获得感、满意度。

  高位谋划,全域性服务体系统筹推进。2020年洛阳市委、市政府制定出台《洛阳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》,明确职责分工,印发任务书、时间表、路线图,为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。坚持重心下沉,把乡镇(街道)、村(居)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纳入法治乡村建设,在人财物上不断加大投入,实现了办公有场所、服务有平台、咨询有渠道。建立健全21项管理制度和5项服务规范,促进公共法律服务“规范化、精细化、专业化”。强化资源统筹和人才培育,与河南科技大学联合成立“公共法律服务研究中心”“法律援助志愿者基地”“律师学院”等平台,为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。逐步探索出了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司法行政机关统筹、相关部门联动、社会协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。

  融合发展,全时空服务网络高效便捷。高标准建成1000余平方的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,设立咨询区、等候区、24小时自助服务区、法治文化区等七大功能区,法律服务项目“应驻尽驻”。建优建强栾川县、瀍河区等14个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,满足群众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。依托五星司法所创建,完善187个乡镇(街道)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,通过“律所与司法所结对共建”,解决农村地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不足问题。倾心打造“家门口法律门诊”,全市3182个村(社区)建成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。对标《河南省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规范》,以省级示范点和市级示范点创建为抓手,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一步提档升级,实现四级实体平台全覆盖。按照“5+2”座席模式,升级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,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实现两地衔接联动,12345热线设置公共法律服务模块,实现“一键通办”,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指引。借助24小时自助服务机、微信等智能终端平台,实现“智能惠民”,在线提供法援、民调、仲裁、公证等咨询服务。三年来,共接待群众咨询15万余人次,接听热线9万余人次,群众满意度99.92%。

  精准施策,专业化服务供给暖心惠民。紧盯“智能精准”定位,服务产品重点研发。选取政治素质高、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律师,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法律专家门诊、民营企业服务岗,与团市委联合设立青年法律服务岗等品牌岗位,建立新业态、旅游、农产品等“产业链+法律服务”联盟,为相关行业提供“菜单式”供给、“订单式”服务。开通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公交专线,引导群众“遇事找法”。紧盯“便捷高效”承诺,服务举措持续优化。借助洛阳“牡丹文化节”开展主题宣传活动,擦亮“法援惠民生”品牌,推行困难群众优先服务、预约服务、上门服务。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市人民调解中心,下设劳动争议、婚姻家庭、物业纠纷等7个市级专业调委会,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矛盾纠纷调解服务。持续深化公证服务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健全“容缺受理”机制,全面推行涉外公证在线受理和国内公证预约办理,疫情期间实现“公证不打烊、服务不停歇”。拓宽司法鉴定业务领域,全市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持续提升,司法机关采信率达到99.6%。推行仲裁案件繁简分流审理模式,设立洛阳自贸区商事纠纷诉前化解中心,建立“诉讼+调解+仲裁”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,仲裁案件办理质效大幅提升。选派724名律师、130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(居)法律顾问,实现村(居)法律顾问全覆盖。紧盯“专业规范”目标,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。深入推进《河南省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规范》落实落细,及时召开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推进会,明确时间节点,实现全市县、乡、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面提升。印发《关于加强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提质增效行动的实施意见》,加强对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,提升规范化标准化水平。按照“一中心一品牌”的目标,打造洛宁县“法润竹乡”、老城区“和事老城”等一批公共法律服务品牌。组织研发了“洛阳市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大厅”,打造“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”,人民群众通过手机或移动终端,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线上线下、同等同步的公共法律服务。